搪玻璃反應釜及其焊接工藝要點(技術標準)
淄博工搪設備有限公司為您解析搪玻璃設備焊接工藝中的要點(技術標準)
搪玻璃反應釜是在化工生產中相當常見的一種設備,其特點是在普通的碳鋼容器內壁噴涂硅酸鹽粉末,而后經1000℃左右燒制,使其密著于鋼制基體表面,燒結而成的硅酸鹽層俗稱搪瓷或搪玻璃。因搪瓷與Q235鋼板具有相近的熱膨脹率,故在化工生產時能承受一定的熱沖擊。眾所周知,搪瓷具有較好的耐酸堿性,且較同規格純不銹鋼制品成本甚低,因而得到廣泛使用。
搪玻璃反應釜待鋼坯完工后,經600℃燒盡油污,再經磨光、噴砂工序清除氧化皮并增加表面積,爾后進行3-4次反復噴涂和燒制,完成后還需要作20000V高壓電火花測試以檢出針孔導電點,并經修補。其間,多見燒成不夠(俗稱燒生)或焊縫內氣體沖破搪瓷(俗稱電焊泡)兩大缺陷。為了提高在搪瓷燒制過程中的成品率,我們在焊接時作了一些調整,簡述如下:
過去采用埋弧焊的內縫的焊縫余高可達2-3mm,這樣,在磨光工序時會將砂輪表面形成弧槽,當加工下一工件時,會將焊縫兩側磨洼下去,再經噴粉、搪燒,積粉區因溫度積累不夠,而形成“燒生”?蛻魧⒃摦a品投入使用后,在交變載荷作用下,積粉區表面搪瓷由于脆性極高,且缺乏鋼板支持,最易碎裂,也就是俗語的“爆瓷”。而未經燒成的“生粉”是沒有任何防腐能力的,以致物料直接滲透過積粉區,腐蝕鋼板基體,破壞容器。
1、 工件
2、 砂輪
3、 燒生積粉區
4、 搪瓷層
A、 磨光前
B、 磨光
C、 磨光后
D、 搪燒后
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我們要求在需磨光的焊縫內側進行打磨,焊接時,部份焊材金屬填充入打磨后形成的三角區,使焊縫高度降低,但內側焊道深,外側焊道淺(見圖二)。這樣,一方面,磨光時可以改善前面所說的積粉現象;另一方面,在搪燒時,內部富集后的氣泡易于從外側非搪瓷面逸出,減少“電焊泡”
|